幸福移动航站旗帜在火场上空飘扬
幸福移动航站旗帜在火场上空飘扬
记幸福航空护林站增援嘎拉山火场战斗
2006年5月24日晚21:22分幸福航站接到东航中心紧急通知,快速组建移动航站做好随时增援黑河嘎拉山火场的准备工作。接到命令后,站长卞大武同志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山火情况,做好了战前动员。全站全员出动,组建移动航站增援,这不仅在我国航空护林史没有先例,而且对于建站不到两年、设备相对落后的幸福航站更是极大的考验。
幸福航站深知,靠自己改装的移动导航车,民航淘汰的130电台,60年代生产的老解放电源启动车,70年代生产的黄河运油车,80年代生产的东风加油车,完成艰巨的增援任务谈何容易。然而,火场就是战场。东航中心、省防指领导的信任,激发了全站人员的干劲。火魔的肆虐更牵动着航站每个人的心。
25日凌晨,天刚刚蒙蒙亮,飞行保障人员就已经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他们拆卸电台、天线,恢复导航设备,准备资料,油车加满航油,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16时16分,由一台指挥车、一台导航通讯车、一台电源启动车、三台加油、运油车,15人组成的移动航站出发了。为尽快赶到火场,移动航站星夜兼程。
26日下午13时许,当移动航站行进到黑河市西峰山乡时,接前线指挥部命令,泉山林场已全线过火,而且滨南前指航油已告磬,移动航站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到滨南。怎么办?车辆老化,故障频发,不改变战术,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增援滨南。站长卞大武当即决定,由指挥车和一辆状态相对好一点的加油车组成第一梯队紧急赶赴滨南前指,其余车辆陆续跟进,直奔滨南。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急行军,移动航站第一梯队于16时42分到达扑火前线指挥部滨南林场。及时为飞机提供了航油,保证了侦察火情的需要。后续车辆于18时16分到达滨南前指,大家不顾劳累立即安装电台,架设天线……开始一系列开航准备工作,争取尽快为火场作业飞机提供飞行保障。所有工作刚刚就绪,导航设备正处于调试阶段,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东航中心主任白胜文疾步来到工作现场,通知大家山火已经逼近滨南林场,来势凶猛,滨南形势危急,所有人员车辆设备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
抬头望去,最近的火头离滨南林场已不到200百米,而距工作移动航站工作现场60米处就有三座中型储油罐,一旦燃烧爆炸,整个滨南将是一片火海。危急时刻,站长卞大武果断决策,在保证我们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护好这些设备及车辆,因为这是我们完成好扑火任务的根本。话未说完,他已经开始动手拆卸刚刚架设好的设备,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撤退工作。短短十几分钟所有的设备及车辆都已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深夜23时,滨南保卫战取得胜利,大家才返回到滨南前指休息。
27日7时45分,指挥部根据火场形势决定,前线指挥部转移至爱辉区新生乡。8时05分,移动航站再次踏上征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新生乡。又一轮的航站设备架设安装工作开始了。大家有分工有合作,短短半个小时所有设备已架设安装完毕,所有车辆整齐化一,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写有“幸福移动航站”的红旗高高飘扬。飞行保障工作拉开序幕。
28日11时45分移动航站接到指挥部命令,嘎拉山火场东南线火势发展迅猛,难以控制,决定由西线调集500名森警官兵,调动七架飞机对东南线实施合围,飞行指挥、保障由幸福移动航站全面负责。是信任,也是考验。如此大规模的飞行、如此复杂条件下的机降作业,能否完成任务,困难摆在眼前,问题接踵而至。航站领导与管制人员认真分析飞行的任务特点,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大家领受任务,各负其责,核对坐标、图上作业、检查航线、配备高度、研究天气,一天的飞行安全结束了,任务圆满完成。
历经12天的扑火战斗,幸福航站全体参战同志,在火场前指和东航中心、省防指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指挥飞行、保障有力,载国务院扑火前线指挥部副局长雷加富、副省长栗战书视察火场多次,侦察火场30架次,保障飞机安全起降600余架次,机降扑火指战员1600人次,抢运伤员6人。在实现黑河嘎拉山火场合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色地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各项增援扑火和飞行保障任务。
6月3日11时,扑火前线总指挥部通知,幸福航站的移动航站已经出色的完成外援扑火任务。下午14时可撤离新生返回幸福,听到这一胜利的消息,大家紧绷的弦松了,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