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发展腾飞 为绿色林海保驾护航
黑龙江省幸福航空护林站目前是全国19个航站中唯一建在林区腹地的全功能航站。下设航护科、航管科、场务科、办公室。主要担负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沾河、通北、绥棱三个林业局及周边林区的航空护林任务,巡护区域2万余平方公里。航护区内有沾河顶子和大平台两处国家级重点火险区。1998年以来,共保障飞机安全起降1427架次,安全飞行2356小时,机降扑火人员16436人,发现报告火情285次,扑救初发火情245起,扑救森林火警、火灾54起,援外扑火18次。发挥了靠前就近优势,为国家节省飞行375小时、飞行费230余万元。
一、幸福航站的建设历程。
1988年,国家为加强沾河顶子林区的防灭火力量,原林业部批复在幸福林场建立直升机起降加油点。1997年经省防指批准、东北民航管理局批复同意,1998年开始,春、秋两防在幸福起降加油点停驻一架直升机搞防火。1999年10月19日,省防指以黑森防〔1999〕29号文件批复成立“幸福直升机航空护林站”。2004年3月5日,省森工总局编制委员会以黑森编[2004]6号文件批复正式成立“黑龙江省幸福航空护林站”,航站为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松花江林管局。2006年2月21日,省编制委员会以黑编[2006]20号文件批复黑龙江省幸福航空护林站为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处级),定编16人,隶属于省森工总局。
幸福航站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人员、经费、编制、缺少设施设备到建成目前的正规化航站,几乎是从零开始的,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奋斗之路。在实践中确立了“一个突破,两个坚持”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了航站的跨越式发展。
二、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为打造一流航站奠定基础。
幸福航站2004年正式成立之初,一无所有,由此,确定了以加快航站基本建设步伐为突破口的发展规划。东航中心、省森工总局、松花江林管局领导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为航站建设项目的批复多次到国家林业局专题汇报。2004年秋,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黑龙江省副省长刘学良、东航中心主任白胜文等领导到幸福航站检查指导工作,确定了航站一期工程建设的同时,立项申报二期建设项目的工作方案。
2004年正式启动一期工程建设,计划投资251万元,实际到位120万元。为节省资金,航站没有将工程一包了之,而是不怕劳苦,自己负责供应全部基建材料,全站人员埋头苦干、奋战一年半,用辛勤的劳动换取效益,为工程建设节省资金近90万元。当工程建设后期资金不足时,我站又自筹资金10万元、职工集资22万元,保证了一期工程如期完工。2006年冬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国家林业局批复投资760万元,由于配套资金落实不了,造成了224万元资金缺口。幸福航站采取一期工程的模式,不断深化施工管理,千方百计节约挖潜,加之自筹资金,堵上了资金缺口,历经一年多精心施工,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工。主要建成了综合办公楼一座、飞行区跑道一条、停机坪六处以及附属设施设备。
三、坚持人才培养,增强服务意识,深化安全管理,推动航站科学和谐发展。
航空护林事业要发展,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从1998年开始,航站一直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先后选送7名有文化、事业心强的人员参加观察员、民航调度员、气象员、报务员、油料员和电源启动员的培训、学习。人人取得了资格证书,具备了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为航护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幸福航站一直把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贯穿工作始终。一是本着“想地方之所想,急地方之所急,帮地方之所需”的服务宗旨,实现了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工作目标,使航站的工作与地方森林防火任务紧密结合,取得了效益、赢得了赞誉。地方林业局积极行动,大力支持航站建设。二是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航站地处林区,条件差就用服务补,站长亲自抓后勤保障服务,将机组人员视为嘉宾对待。2005年10月,在支援黑河扑火战斗中,飞龙公司7820飞机加温炉故障,空中作业非常寒冷,站长立即安排为机组人员购买了防寒大衣。航站细微之处的关爱,使机组感到了温暖,为航站赢得了声誉。
幸福航站一直将确保飞行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常抓不懈。停驻飞机的9年来,做到了安全工作无事故。
四、坚持科技创新、完善航站功能、加强技术交流,促进航站发展腾飞。
幸福航站一直为积极采用先进的航空护林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而努力。一是建立VPN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与东航中心、省防指的业务数据处理和传输。二是在扑火实战中不断总结和掌握吊桶技术,增强了直升机直接灭火的能力。三是发挥卫星传输系统的作用,对火场进行实时照相、摄像,并与省防和国家林业局防火办建立火场图像传输,实现了扑救林火的可视化监测。四是与哈尔滨集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购进林火智能标绘系统,增强了航空观察火情的科技含量。五是积极与兄弟航站开展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先进的技术。
幸福航站不断在提高航空灭火手段和完善航站功能上下功夫。航护手段从当初单一的机降灭火发展到现在的巡护与机降、索降和吊桶灭火相结合,增强了对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实现了打早、打小、打了、不成灾,航护效益明显提高。
2006年5月,幸福航站紧急受命,全员出动组建一个移动航站,在支援黑河嘎拉山扑火战斗中战功卓著,被国务院扑火前线总指挥部授予“扑火保障先进单位”的称号,站长卞大武同志被评为扑火先进个人。
幸福航站由单一的直升机加油点,逐步建设成为空中巡逻、机(索)降灭火、吊桶灭火、空投空运、火场急救、空中管制、地面保障等为一体的全功能航站,可以停驻各类航护飞机,规模和综合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底,国家林业局又批复国投资金393万元在幸福航站建立移动航站,这将大大延伸航站的辐射半径,提高航站的地面保障综合能力和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