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航空护林中心 > 科技文苑

长白林海斩火魔 天命过后更繁荣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4月28日讯  

敦化航站肩负吉林省东部林区延边、吉林、通化、白山四个地(州)18个森工局3个经营局20个市(县)辖区飞机巡护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巡护航线10条、航线总长度3651公里的长白山山脉、张广才岭余脉森林资源的航空护林任务。作业区内有世界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名胜,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物基因存库,还是全国航空护林系统中作业区物种丰富、资源量大、范围最广的航空护林站之一。

敦化航站自19549月建立以来,借用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费弃机场,经维修后开始调机护林。经历了中直到省直、省直到中直、中直再到省直的五统四分的隶属关系和固定翼时期、直升机时期、全功能航空护林时期三个历史阶段。从单一的巡逻报警发展到载人巡护、机降、索降、吊桶(囊)洒水、机腹水箱洒水以及侦察火场、空中指挥扑火、防火宣传、火场急救、空投、空运等多科目手段综合防灭火。每年春秋防火期租用军、民航飞机6架左右,为吉林省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连续2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吉林省森林防火工作不可替代的力量和生力军,是"防火、灭火的尖兵"

敦化航站为直属吉林省林业厅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下设五个科室,现有职工57人,利用多种无线电通讯手段,配以GPS、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微机、卫星电话等先进装备,开展林火观察、林火调度、航空管制、气象、无线电机务、充电、加油等航空护林及通用航空地面保障工作的专业科目,具备相对完善的现代化航空森林消防体系。在火场监测和扑救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及数码技术向基地及上级领导部门传输火场图像及相关数据,形象、生动、具体、准确,为制定扑火战略和火场指挥提供了科学依据。凭借其不可比拟的空中优势,登高远眺、视野开阔被称为森林防火的"千里眼";凭借其快速、机动、灵活的天降神兵,被称为森林防火的"金钟罩",日益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吉林省森林资源的“守护神”。

1980年至2005年间,共租用军民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共113架,飞行4023架次8799小时19分,空中主动发现林火416起,处理林火385起,机降194架次2134人次,索降9架次90人次,吊桶洒水灭火48架次,撒防火传单889万份。这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仅这一部分就避免多少起森林火灾的发生,遏制了多少起小火的蔓延,为吉林省挽回多少森林资源的损失和经济损失,恐怕是无法从以上数据中得出结论。

敦化航站作为全国第二个大胆接收航行地面保障设施、设备的林业自建机场,自行保障森林航空消防飞行的单位,目前有7名观察员、5名管制员、2名签派员、2名气象员、2名油料员、1名无线电机务员和2名充电员考取执照,取得技术岗位工作资格。业务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技术含量不断增强,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新建森林航空消防指挥中心。在82平方米的森林航空消防指挥中心内装裱了120万的森林航空消防指挥图,吊装了投影仪、投影幕布,安装了会议专用音箱,购置了可以容纳18人的会议桌椅,互联网直入。二是调度功能日臻完备。航空护林调度室内网络、图表一应俱全,一楼大厅的LED和吉林省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栏,使机组人员和全站职工时时了解火险等级,安装了电铃,以铃为号,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应对火灾的发生。三是航空管制内业建设明显提高。新建航空管制情报室,重新改造装修了塔台,制作了指挥图台和航空管制指挥台,添置了应急小型发电机,并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十八字方针”张贴于墙,时刻鞭策着管制工作。四是办公楼公共空间装点一新。将森林航空消防常用机型及相关数据制作成精美的装饰画挂在办公楼走廊的墙壁上,同时将壮观的长白山航拍照片和“保护森林 造福人类”的森林防火标语等装饰到墙壁上,美化了办公环境,增添了浓郁的工作氛围。

不断加大花园式站区建设,站区广场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植红皮云杉、白桦、枫树、丁香、红松等特种树木约1500株,种植草坪面积5000平方米,再加上大量优质草本花卉的栽植,绿油油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沁人肺脾的花香,构成了一幅秀丽的画卷。歼-五战斗机昂首挺胸点缀在广场上,更增加了航站的灵性。

随着全功能航空护林站的建立和长白山直升机起降点的开放以及长白山的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敦化航空护林站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吉林省将构筑起以敦化航站为主站,长白山、汪清、辉南、丰满四处为起降点一主四副的森林航空消防体系,航护事业将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

五十多年来的光辉历史,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敦化航站以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实现了“发现早,行动快,灭在小”的工作目标。

敦化航站全体职工将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领导下,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开创新局面,构建和谐社会,把航护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与其他省(区)的同行,携手并进,共同描绘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的美好蓝图。

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