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苏霍壹,(https://xueqiu.com/9538680157/242995628)
每个人都要修自己的道。世上“自觉”的修行有一些不同流派,大道归一,殊途同归。
一、学业、事业的修行
(1)行业修行
在行业内的修行、成长。这个不同行业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机缘。一些好的行业史、优秀企业史记录了一些情况,类似皮克斯的传记、《成为乔布斯》、intel《三位一体》、硅谷《浪潮之巅》、台积DNA等等。
(2)学术修行这方面我没有发言权,推荐一些比较通透的学术人物的传记费曼自传、司马贺、钱学森等人传记。
(3)价值投资的修行人的有限性(能力圈、深耕、守拙)、长期主义(克服恐惧和贪婪)、复利。
推荐巴菲特年信、芒格、滚雪球、段永平问答、费雪、彼得林奇、巴芒演义等。
(4)奥地利学派的修行
奥地利学派的修行,跟价值投资、管理学、自由主义等等结合的比较紧密。自由主义,可以看看托克维尔、美国建国、顾准等。奥地利学派推荐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一些货币的,结合管理的是德鲁克,结合经济、周期、社民的是熊彼得。结合投资的是索罗斯。
二、身心的修行
(一)心理学的修行
心理学博大精深,而且正在生机勃勃的进化发展,心理学的修行、成长也是现今流行、科学的方式。
推荐读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关系学派的东西,推荐弗洛姆、马斯洛、霍妮、武志红。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依恋关系)、社会心理学等。
(二)养生的修行
西医养生的修行,营养学-睡眠-运动-情绪-体检等。运动的体系。中医的修行养生,除了现代养生的饮食-睡眠-运动-冥想修行,多一些心智-心因的东西,比如思虑伤脾,怒伤肝之类,让人少生气少琢磨,多去看心理医生。
(三)艺术的修行这方面没有发言权。艺术陶冶情操,激发心流。梵高给弟弟的信。
三、 人本主义的修行
最常见的、最本能的。尤其是父母带孩子,希望孩子好,一遍用心,一遍想办法,一遍看书,慢慢都会走上人本主义的修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弗洛姆的书(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爱的艺术 、人心、马ke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等等)。
人的马斯洛攀升,从底层的生理、安全需求,逐渐上升的社交需求、情感需求、尊重与自尊需求,高级的道自我实现需求。那些健康的、生机勃勃、大写的人,比如爱因斯坦、钱学森、马克思等等。(我们也可以说内力深厚,百毒不侵的人)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行
在国内比较常见
(一)儒家的修行
儒家讲君子修齐治平。不过人们常不是修君子六艺和仁义礼智信,而是修那些糟粕。并不算很推荐。
(二)佛学的修行
佛学的好处是有很多心理学、认识论、出世,觉察、超脱,色与空(心不要乱,不要躁,分辨主观和客观),觉察和改良社会关系烦恼。
现代的心理学、冥想,都从佛学抽取了很多营养。推荐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和一些基本的科普。
(三)道家
道家实在是好。这个反而不必多讲了。
推荐道德经、庄子、马斯洛(马斯洛大量引用了道家哲学)。
(四)儒释道的修行
古人精英不少是儒释道杂家兼修,比如王阳明,兵家、儒家、道家、佛学兼修,最后我心光明、随心所欲不逾矩。苏轼也是儒释道兼修,道家的飘逸自然,儒家的任事,佛家的豁达。苏洵不是传统的科举路线,学问比较杂,是战国策士的风格,史论起家,又爱游山玩水,给了苏轼兄弟不一样的教育。苏轼“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五、马列主义修行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儒家的救世,道家的自然规律,佛家的大慈悲。不愧是人类文明截止目前的高峰。破一切虚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度一切苦厄(共chan主义)。马列主义的修行,是最好的修行。马列主义者也有太多的精英值得学习。
初学者推荐国际歌、宣言、马恩列的热门单选本(法兰西三部曲,1844,论住宅问题,国家与革命,怎么办等)、国内的(毛第一卷、彭自述、西行漫记、韩丁(翻身、深翻))、马主义历史(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马主义心理学(弗洛姆《逃避自由》等),马主义教育学(一些接近的,福柯,布尔迪厄等)。后续建议马恩lie全集。
p.s.一篇旧文,豆瓣上被删了,最近要用到,重新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