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下一个时代,很可能,它们的霸主地位被新的所取代。
例如:传统相机时代的霸主柯达,在下一个时代——数码相机时代没落,它的相机霸主地位被富士康等所取代。
再如:手机功能机时代的霸主诺基亚,在手机下一个时代——智能机时代,它的手机霸主地位被苹果、三星这些新的巨头所取代。
03
为何“时代困境规律”
很难逃脱?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很难逃脱“时代困境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新时代有新特点,昔日霸主未必适应
不同时代的情况,会有所不同。虽说大的规律相同,但是在方法、途径上会有不少区别。
例如,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和传统线下企业,在做大的路径、战略上,依然相似。
但是,在一些路径、方式的战术上还是有区别,如传播途径(从传统媒体转向了互联网媒体、新媒体等)、销售途径的变化(销售从门店体验消费模式,变成了线上下单、物流搬运消费模式),这些变化昔日的霸主们未必适应。
其次,这些企业要面对内部断舍离困境
对于新崛起的企业而言,它们往往没有传统业务的包袱。
可是,对于传统巨头而言,它们要面对传统业务、组织的断舍离问题,是个很难决断的问题。
例如,数码相机的发明者柯达,它是最早发明数码相机的企业,但是要面对公司内部传统相机部门、员工受到冲击,而且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众多,就会很难下决定,进行断舍离。就会影响转型、应对的速度,结果机会就在时间流失中错过,导致在竞争中逐渐落了下风。
再次,企业的惯性思维,是个挑战
除了新特点的适应、断舍离之外,思维的惯性、保守性,也是一个人性的困境、组织的困境。
特别是成功企业而言,它们过去太成功惯性思维,也往往是影响它们在下一个时代困境原因。
它们在上一个时代的成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非常自信、甚至过度自信,或者说是被过去的经历、思维框住。
而当下一个时代来临,下一个时代变化时,他们缺乏对新时代变化的驱动力。这种思维的惯性、保守型,也成了他们思维能否对接新时代的阻碍,思维不能与时俱进,往往带来规划、策略、战略、战术的落伍,最终导致落败。
04
只有有少数特例,能够超越时代的
都是充满危机意识、自我革新精神
在这些企业中,能够穿越多个时代的,总是少数。
能够成功穿越的,往往都充满危机意识、且具有坚定的自我革新精神。
例如:国内在多个时代成功的通信领军企业华为,它就是具备这样特点的一个企业。
1、充满危机意识、学会与时俱进
华为是国内少有的、充满危机意识的企业,面对成功,华为总是充满着敬畏和危机感。
例如,华为内部的蓝军研究柯达为什么落败、诺基亚为什么落败这些问题,给华为以警示。
2012年,华为的国际咨询会议上,华为一位英国顾问期望任正非展望一下华为今后10年与20年的远景,任正非脱口而出:“20年以后的华为,我可以告诉你,两个字:‘坟墓’。”在场有30多位华为的全球顾问,以及华为的管理高层。任正非的回答让在座的华为全球顾问们大吃一惊,同时也明白了华为这家中国企业为什么卓越的奥秘。
2、大胆自我革新、断舍离
同时,除了危机意识外,还要在实践中敢于断舍离,否则转型、升级很难成功。
例如,在华为手机转型突围的初期,余承东带领华为手机从运营商的贴牌机转向“精品战略”,走向品牌化,在欧洲合作的运营商一度从15家降到了1家,华为内部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毕竟合作伙伴的减少意味着业绩的减少,要经受很大的压力。但是,任正非的力挺,最终让余承东扛了过来,完成了转型。否则,华为手机的后面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
但是,即使这样,这么多巨大的成功,任正非没有觉得可以一劳永逸的放松,仍然清醒的表示:“死亡是会到来的,这是历史规律,我们的责任是应不断延长我们的生命。”
企业的生命周期总是难免的,或长或短,企业要做的,就是通过危机意识、革新延长企业的生命,延展企业的竞争力,唯有此,才能穿越更多时代。否则,就很容易成为流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