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它诉说的情感或者际遇,在一瞬间突然击中了整个人的感官系统,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欢乐与悲哀,便会在瞬间一齐涌出。
“眼泪根本停不下来了”“旁白的烘托和歌手的情感让不是成都人的我都眼里含泪水了”“听起这首歌的旋律,我就回忆起了很多有关成都的事情”“岁数越大,越是怀念自己的童年,越是怀念自己的父母,越是怀念美好幸福的时光”“喜欢这个版本的成都,有故事的人唱歌才有味道!把故事唱进歌里,这才是歌曲存在的真正意义。”“因为成都这首歌真的很想去成都玩””蓉漂的我把成都变成了家,还带着北方老公”……网友听完后,也不断表达着自己的感情,认为《成都》这首歌虽然早已唱遍大街小巷,但韩红和黄绮珊的演绎,仿佛带他们又走到成都的街头,缓缓悠扬着城市的故事。
在间奏的时候,韩红和黄绮珊分别讲述了自己跟成都的过往和情感。
韩红动情地说:“1974年冬,我和爸妈初次来到成都。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那时候,爸爸还在世。1979年,还是冬,我独自坐火车去往遥远的北京,开始了我未知又恐惧的童年生活。成都,我永远的家,她深深扎在我心里。成都,有我最完整的、短暂的、幸福的团圆,我的未来就在那列火车上。而我对成都的思念也永远地留在了那老旧的站台上。”
“1986年,我从200多公里外的重庆赶到成都唱歌,那是我第一次到这座城市。”黄绮珊独白着,她记得出门就是银杏树,成都的街道漫天都是黄色。“本以为我只是成都的过客,却不曾想,之后的兜转与波折都发生在银杏树旁。好在这些往事,在玉林路的小酒馆里过了三巡就烟消云散了。”
”心有万千念,乡愁氲心间。“两个人的独白不仅诉说着她们的故事,也仿佛在牵动着每一个与成都有关的人的心。
好友孙楠听哭了,不断地擦拭眼泪,他感动的是作为一个歌手,曾经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挣扎,走过很多路,遇到很多人,北京当年有十多万唱歌的,但大家能够听到的也就几个人。
谈及为何会选择合唱《成都》,黄绮珊透露道:“韩红说,咱俩难得有一次合作,就不要给大家飙什么高音了,就安安静静唱一首歌。我们是同时想到这首《成都》,我非常感谢它也给我了一个情绪的出口。”
音乐永远不仅仅只是旋律和歌词,不是编曲和技巧,它更多的其实是我们在某个节点选择唱这首歌,我们到底想表达什么。韩红满脸泪痕地再次讲起了自己当年的过往:“我童年在成都度过,一家都是当兵的。后来我父亲去世。1979年,我一个人坐火车从成都到北京。那个时候还没有高铁,1800多公里,整整三天三夜。从成都到北京的路上有很多的山洞要过,所以那段记忆非常的不美好。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也不知道到了北京后未来会是什么样。我一直不敢唱《成都》这首歌。我到了北京是来找奶奶的。我记得很清楚,奶奶去北京火车站接我已经晚上十一点了。十二点,进了家门后,我就看到墙边有一把扫帚,于是我就开始扫地。奶奶就问我: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扫地?我就跟奶奶说:奶奶,我会干活,而且我不喜欢吃肉,以后我会好好学习,我会有出息的。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来了。今天的韩红可以光明磊落的站在这里。是奶奶告诉我,让我学会给予,学会去帮助更多的人,我相信在天上的奶奶对我应该是满意的。所以,谢谢这首歌。”
有的人的童年,要用一生去回忆、去治愈。有人说,韩红是双面的。她用纯粹、宁静、清澈的歌声征服了无数听众,而她背后曲折的成长经历,仿佛是颗颗石子,安静地铺在她的成功之路上。
韩红的母亲雍西是成都军区某歌舞团的歌唱演员,父亲韩德江是歌舞团的相声演员,师承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1977年,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这个普通家庭头上。那年,韩德江到唐山进行慰问演出,被蚊虫叮咬,染上了病毒性大脑炎,很快就去世了。料理完丈夫的后事,雍西因为要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段时间,只得把韩红托付给邻居照料。妈妈不在身边,韩红几乎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
1979年,韩红被送到了北京奶奶家。为了照顾好孙女、贴补家用,奶奶会在每个夏天到校门口卖冰棍,韩红则坐在小推车上吃奶奶从家里带来的午饭。一天,韩红和奶奶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韩红一低头,正准备走开,奶奶对她说:“我记得你兜里是有五毛钱的。”听闻,韩红立刻转身,不仅将五毛钱给了乞丐,还对他鞠了一躬说:“对不起,刚才应该给你的。”
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是韩红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对自己身上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奶奶对我性格形成的影响,却让我特别满意。我奶奶性格非常坚韧,她的行动教会了我,无论面对什么都不要畏惧。”
成名后的韩红想孝敬奶奶,可奶奶总是说:“我老了,用不着。你现在宽裕了,多做些善事吧,好人自有好报。”2014年,韩红把对奶奶的思念,填词成一首歌《爱的力量》:“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高山顶上为您歌唱,歌声穿越万千时空乘着光芒飞向您心上;小时候您叫我快乐成长,我就面向大海放声唱;终于有一天天空变晴朗,而您却离开我去了远方……”
多年来,韩红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除了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慈善活动,还成立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我做公益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到那儿拍张照回来。我用命做。”韩红这样形容做公益后的自己。(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